Student Partners In Learning US

  • Student Partners In Learning US

青少年基督教教育现状研究

                                                               青少年基督教教育现状研究


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是一个从心灵到身体变化都非常大的时期,有时候他们很难适应这样的变化。如果我们像管理儿童一样去管理他们,或者以成人的责任来要求他们,可能都会适得其反。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叛逆的时期,出于他们的私欲,他们想要建立自己的主权,于是想要对抗父母,挑战一切权威。但这也正是我们向他宣讲基督教价值观的的好时机,这会帮助他们知道罪真正的本性是什么。还有一点就是青少年比任何的一个年龄段都更在乎友情。他们总是先建立关系,然后才能取得信任。那么如果我们一味地说教,可能很难在他里面产生影响。所以了解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对于我们向他们有效地传递圣经真理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美国而言,以基督教立国,是以基督教新教中的清教徒神学建立的宪政民主国家。当时的英国天主教就像一个专制君主国,伊莉莎白女王提出了英国只能有一个教会——圣公会,清教徒亦只能在此教会内活动,这招致抱有宗教改革愿望的清教徒不满。1620年,清教徒在长期的压制下, 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州新大陆。他们贫苦,同时举目无亲,与英国国教分离,也因此而被逐出英国。他们怀著建立一个伟大国家和一个伟大政府的理想,来到美洲新大陆,建立民主、宪政的国家。但现在美国年轻人的基督教信仰状况却不容乐观,巴纳集团进行了一项调查,其重点是信仰和文化的关系,发现美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年轻人有一个圣经的世界观。更令人惊奇的是, 数据显示,18到23岁之间的基督徒有圣经世界观的,不到百分之零点五。更全面的研究还发现,大多数青年教会项目倾向于把精力集中于提供娱乐和披萨,而不是专注于建立年轻人的信仰。


这是由于在公立学校、在家中,甚至在教堂,我们的年轻人都没有被教授圣经。统计数据显示, 如今我们的孩子平均每周在公立学校花30小时,他们被教导的理念与圣经的真理截然相反,如,进化论,接受同性恋等。然后他们每周在家待30小时,看情景喜剧、暴力影片或在社交媒体软件上在线聊天、玩游戏长达几个小时。很多华人新移民学生根本没有接触圣经,更没有基督教信仰,即使有的学生被动去了教会,也都是走马观花,去做游戏、认识一两个朋友而已。难怪我们的年轻人离开家时,都没有形成基督教的世界观。


还有许多从基督徒家庭中出来的青少年离家上大学后就抛弃了信仰,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信仰,没有得着过真正的信心。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父母的信心,却没有将信心内化成为己有。青少年真正的内心世界,常常掩盖在父母多年的约束之下,但会在大学时代充分地表露出来。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就是一个先例。身为犹太人的他,年幼时,接受来自犹太教的信仰教育,可后来为什么走向无神论,至终留下永久的遗憾?原因出在少年时,没有建立正确的以信仰为中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对信仰产生怀疑,不再相信上帝及他的创造。因此,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走出信仰的怀疑期,建立正确的、持久的信仰,让这个以耶稣基督为根基的信仰,成为青少年生命的航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青年期是一个关键阶段,人们经常会质疑自己的身份、目标和自我价值。对于从事圣经学习的年轻人来说,探索他们在基督里的身份可能是一次变革之旅。了解他们的真正价值来自于成为上帝的孩子,可以极大地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圣经学习在年轻人的精神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理解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信念奠定了基础,为应对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提供了指导和智慧。定期学习圣经可以让年轻人加深与上帝的关系,培养目标感,并在充满干扰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找方向。


研读圣经对年轻人至关重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圣经是真理和知识的来源。在一个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观不断变化盛行的社会中,圣经提供了永恒的原则和教义,可以作为做出明智决定的指南针。通过深入研究圣经,年轻人可以洞悉如何过上让上帝喜悦并符合他旨意的生活。此外,学习圣经还能促进精神成熟和个人成长。当年轻人为身份、目的和方向等问题而苦苦挣扎时,圣经会提供答案,让他们清晰明了、心平气和。通过学习耶稣的生平和圣经中忠心男女的榜样,年轻人可以学到关于坚韧、勇气、谦卑和爱的宝贵经验。


对华人新移民而言,要走进美国,了解主流文化,就要了解基督教,学习圣经。尤其是华人新移民青少年,了解圣经,走进圣经,建立基督教的文化、世界观,是很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美国社区生活的必由之路。基督教精神是真实的,它的真理应该植根于青年人的思想。一般来说,华人较为注重现实与功利,华人父母都期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不惜花多少钱,让孩子到处补习,学钢琴,学绘画,学电脑。这种学习风气是不平衡的,我们必须借着青少年主日学这道桥梁,把正确的教育观念灌输给现代父母,让他们看见品格塑造比知识灌输来得更重要,亲子关系比成绩更优先。一旦建立良好的品德,就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易于染上恶习。青少年是一块好土,我们必须努力耕耘,按时撒种,到了一个时候,就能有好的收成。不要忘了,即使是撒在最好的土壤里,在未撒种之前,一定先要把土犁松,把杂草除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兴起的家庭教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前教会更多关注的是向成年人传福音,并牧养他们;如今,怎么牧养信徒的后代,成为教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基督教教育在中国是必要的,其原因在于:首先,家庭教会中的孩子所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世俗化的世界,他们受媒体和商业文化的影响很深,同时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多地受同龄人的影响。我们确实需要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适时地教导他们,引导他们建立符合基督教信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中国教会没有向他们传福音的自由,而很多国家的学生们有多种渠道获得信仰信息,文化也更多元。第三,我们的教会在整体上刚刚起步,在牧养上还不完善。


用“百花齐放”来形容现在国内的基督教教育,似乎并不为过。单就形式来讲,就有家长自发的在家教育、专门的教育机构以及教会学校,有的学校以一间家庭教会中的孩童为主,也有的则是以多个教会的适龄儿童为招生对象。对于凭着信心迈出了第一步的基督教教育,很多事情仍处于边做边思考、边教边学习的阶段。教育体系的建立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这又直接体现在教材的选用上。但在教材的使用上,现在还处于稍显混乱的摸索阶段。


很多学校,英语使用的是ABK系列的教材。因为教材不成系统,基督教学校的老师们实际上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有位校长曾说:“我的邻居是在公立学校的老师,他说他们备课不像我们那么辛苦,因为教学目标很明确,教案也很清楚,老师只要照本宣科就好了。对于教学体系的建立,学校的简单做法:出于基本的信任,借鉴国外的体系,采用老牌的基督教古典教育的Logos学校的体系,包括他们的管理手册、课程指南。在引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本土化,但实际上仍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国外的教科书虽然自成体系,而且颇具特色,但要引进使用也并不容易,本土化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要重新设计英语学习的强度和难度,毕竟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英语是第二外语。很多东西仍要回到美国的文化视角中去。


基督教教育虽然在课程体系上还不完善,但至少长于牧养学生吧?其实不然,尤其是独立于教会之外的基督教教育机构。如何有效地牧养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是老师们一直在探索的。已经成长到上中学的年龄,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习惯、性格、品质很大程度上已经定型,不太容易被改变,而他们的很多问题根源于家庭教育。青少年的教育虽然是在学校教育中发生的,但跟家庭一定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家长成人的基督教教育,也必须提上日程,否则学生与家长成人的观念的对立,也很难化解的矛盾。在大环境不太可能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我们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我们要尝试更多创新性的方法,比如在线教育、网络课程等。现在的基督教教育实际上我们缺乏高水准的初高中中英文圣经教材,全世界市面上、网络上缺失这种教材,尤其是专门给中国新移民、中国学生中英双语圣经教材。经过多方面查阅、调研,我们发现中美网络上,实体中,包括世界各地华人群体的教育机构、宣教机构中,目前还没有这种成套、系列的中、英双语的圣经学习教材,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华人新移民ELD学生的中英文双语圣经教学课件。而现实中英语培训机构、华人教会、华人宣教机构都需要这种专门即按年级教英语又可以学圣经的中英文双语教材。 这个教材有两个目的同时存在,第一个是教新移民英语,第二个普及圣经教学。


Spilus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13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帮助很多学生解决了英语学习和生活问题,但我们发现这些新移民学生和家庭仍然无法很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美国社区生活。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了解到困扰这些新移民学生及家庭的主要核心问题除了英语语言问题,还有思想及文化问题,而基督教文化和信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20多年的英语教学生涯当中,感受到很多新移民家庭,他们的孩子来到美国,学习、生活上遇到很多的困惑:

第一个是语言的问题,很多新移民成人或学生,初到美国英语达不到同年级水平,语言成为他们融不进美国社区、校园生活的最重要障碍。新移民家庭成人或学生英语水平如何快速达到或接近母语水平,是摆在新移民家庭面前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第二个是文化观念问题,华人群体的儒家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与基督教为主的美国文化、西方文化大相径庭,理解美国文化、西方文化,学习基督教文化,是我们华人群体融入美国社区生活的重要路径。基督教宣扬的爱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彼此的互助,可以让华人新移民在群体生活中建立关系,得到爱的温暖,学会“爱邻舍”和“爱人如己”,更好地融入美国社区生活。


除了帮助新移民快速提升英语,解决语言问题,还需要让他们了解基督教的价值观,由此我们Spilus要做宣教、撒种的工作,提上了日程。Spilus决定研发适应各年级华人学生学习的“英文圣经课程”,低年级中英文双语,高年级以英文为主,学习中文为辅,将语言教育与基督教文化、价值观普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Spilus非营利组织研发、制作的“英文圣经学习课件”,沿用ivyGoal英语十几年的课件研发技术、经验,与神学院合作设计、组织研发,圣经研究专业学者执行、撰写,资深美国教师、专家共同审理、修改。华人学生通过学习“英文圣经学习课件”,即可以提高英文水平,又可以了解基督教文化思想。寓教于各年级学习中,预备华人新移民学生成为有基督信仰的信徒。


青少年大都不追求智慧,不愿受责备。而青少年的挣扎期恰恰是带他们寻求智慧的良机,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看到,智慧是个美丽、奇妙的东西。《箴言》3:13-18所说的: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圣经赋予了我们一种文化,基督徒的世界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圣经对成功的定义是:爱上帝胜过其他的一切,爱人如己。成功不在于你的房子有多大,你的头衔有多响亮,也不在于你有多么令人艳羡的运动天赋或相貌。基督教精神是真实的,它的真理应该植根于青年人的思想。我们需要教导华人新移民青少年圣经的真理和基督教的世界观。在华人青少年的心灵和思想中播撒种子,做松土、做预备的工作,把基督教的文化、世界观,运用各种形式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了解圣经,走进圣经。


十年很长,是之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十年很短,是之于“百年树人”的教育。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对孩子们负责任,想清楚、搞明白,再投入到基督教教育当中;另一方面,既然路还长,既然主喜悦,我们也凭着信心,靠主致力于基督教教育来得着下一代!